MySQL_12.Innodb存储引擎参数
1启动Innodb存储引擎
show variables like '%default_storage_engine%';
在my.cnf文件加入 default_storage_engine=innodb ,重启mysql生效
2.Innodb初期重要的参数设置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
列举innodb重要参数:
(1)innodb_buffer_pool_size 类似Oracle的SGA?
用于 innodb数据和索引的缓存,默认128M, innodb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建议不超过物理内存80%,在my.cnf文件设置好重启mysql生效。
(2)innodb_log_buffer_size 日志缓冲区 ,默认16M大小
(3)innodb_log_file_size 重做日志文件大小 ,日志文件功能数据库奔溃了之后的恢复操作,小业务256M够了,中型业务一般保持在2G左右。
(4)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控制事物的提交方式,控制日志刷新到硬盘的方式(重要)
值为0( 延迟写 ):
提交事务的时候,不立即将redo log buffer 里的数据刷入磁盘文件的,而是依靠 InnoDB 的主线程每秒执行一次刷新到磁盘,速度快,不安全,出现故障会丢失一秒的事务。
值为1(实时写,实时刷):
提交事务的时候,就必须把该事务的 redo log从 redo log buffer刷入到redo log文件里去,只要事务提交成功,那么 redo log 就必然在磁盘里了。
注意,因为操作系统的“延迟写”特性,此时的刷入只是写到了操作系统的缓冲区中,因此执行同步操作才能保证一定持久化到了硬盘中。
值为2( 实时写,延迟刷 ):
提交事务的时候,把该事务的redo 日志写入磁盘文件对应的 os cache 缓存里去,而不是直接进入磁盘文件,可能 1 秒后才会把 os cache 里的数据写入到磁盘文件里去。
可以看到,只有1才能真正地保证事务的持久性,但是由于刷新操作 fsync() 是阻塞的,直到完成后才返回,我们知道写磁盘的速度是很慢的,
因此 mysql 的性能会明显地下降。如果不在乎事务丢失,0和2能获得更高的性能。
(5)innodb_data_file_path 系统表空间路径
select @@innodb_data_file_path;
(6)innodb_temp_data_file_path 临时表空间路径
select @@innodb_temp_data_file_path;
(7)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重做日志路径
select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8)innodb_undo_directory undo日志路径
select @@innodb_undo_directory;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