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TCP报文格式以及TCP相关特性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TCP报文格式的解释以及TCP协议的一些重要特性。
🛩?🛩?🛩?希望我的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指教,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动动你们发财的小手,点点关注点点赞!在此谢过啦!哈哈哈!😛😛😛
目录
?
TCP是传输层的重点协议,对于我们了解网络原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TCP协议段格式
1.1 TCP协议格式?
- 源/目的端口号:表示数据是从哪个进程来,到哪个进程去
- 32位序号/32位确认号:后面详细给大家介绍
- 4位首部长度:表示该TCP头部有多少个32位bit(有多少个4字节),所以TCP头部最大长度是 15 * 4 = 60
- ?6位标志位:
- URG:紧急指针是否有效
- ACK:确认号是否有效
- PSH: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刻从TCP缓冲区把数据读走
- RST: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我们把携带RST标识的称为复位报文段
- SYN:请求建立连接;我们把携带SYN标识的称为同步报文段FIN:通知对方,本端要关闭了,我们称携带FIN标识的为结束报文段
- 16位窗口大小:流量控制(下面我会详细介绍)
- 16位校验和:发送端填充,CRC校验。接收端校验不通过,则认为数据有问题。此处的检验和不光包含TCP首部,也包含TCP数据部分
- 16位紧急指针:标识哪部分数据是紧急数据
- 40字节头部选项:暂时忽略
二、TCP原理 (基本机制/特性)
2.1 确认应答机制?
?TCP将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进行了编号,即为序列号,但是并不会真正的存储每个字节的序列号,只需要保存起始序号,通过TCP的报文长度来+ 起始序号得到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
2.2 超时重传机制 (安全机制)
- 主机A发送数据给B之后,可能因为网络拥堵等原因,数据无法到达主机B
- 如果主机A在一个特定时间间隔内没有收到B发来的确认应答,就会进行重发
那么,如果超时,这个时间如何确定??
- ?最理想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最小的时间,保证 "确认应答一定能在这个时间内返回"
- 但是这个时间的长短,随着网络环境的不同,是有差异的
- 如果超时时间设的太长,会影响整体的重传效率
- 如果超时时间设的太短,有可能会频繁发送重复的包
TCP为了保证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比较高性能的通信,因此会动态计算这个最大超时时间。?
- Linux中(BSD Unix和Windows也是如此),超时以500ms为一个单位进行控制,每次判定超时重发的超时时间都是500ms的整数倍。
- 如果重发一次之后,仍然得不到应答,等待 2*500ms 后再进行重传。
- 如果仍然得不到应答,等待 4*500ms 进行重传。依次类推,以指数形式递增。
- 累计到一定的重传次数,TCP认为网络或者对端主机出现异常,强制关闭连接。
2.3?连接管理机制(安全机制)?
四次挥手:
?
服务端状态转化: ?
- [CLOSED -> LISTEN] 服务器端调用listen后进入LISTEN状态,等待客户端连接
- [LISTEN -> SYN_RCVD] 一旦监听到连接请求(同步报文段),就将该连接放入内核等待队列中,并向客户端发送SYN确认报文
- [SYN_RCVD -> ESTABLISHED] 服务端一旦收到客户端的确认报文,就进入ESTABLISHED状态,可以进行读写数据了
- [ESTABLISHED -> CLOSE_WAIT] 当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调用close),服务器会收到结束报文段,服务器返回确认报文段并进入CLOSE_WAIT
- [CLOSE_WAIT -> LAST_ACK] 进入CLOSE_WAIT后说明服务器准备关闭连接(需要处理完之前的数据),当服务器真正调用close关闭连接时,会向客户端发送FIN,此时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等待最后一个ACK到来(这个ACK是客户端确认收到FIN)
- [LAST_ACK -> CLOSED] 服务器收到了对FIN的ACK,彻底关闭连接。
客户端状态转化:?
- [CLOSED -> SYN_SENT] 客户端调用connect,发送同步报文段
- [SYN_SENT -> ESTABLISHED] connect调用成功,则进入ESTABLISHED状态,开始读写数据
- [ESTABLISHED -> FIN_WAIT_1] 客户端主动调用close时,向服务器发送结束报文段,同时进入FIN_WAIT_1
- [FIN_WAIT_1 -> FIN_WAIT_2]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对结束报文段的确认,则进FIN_WAIT_2,开始等待服务器的结束报文段
[FIN_WAIT_2 -> TIME_WAIT]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结束报文段,进入TIME_WAIT,并发出LAST_ACK [TIME_WAIT -> CLOSED] 客户端要等待一个2MSL(Max Segment Life,报文最大生存时间)的时间,才会进入CLOSED状态。
为什么是TIME_WAIT的时间是2MSL??
- MSL是TCP报文的最大生存时间,因此TIME_WAIT持续存在2MSL的话,就能保证在两个传输方向上的尚未被接收或迟到的报文段都已经消失(否则服务器立刻重启,可能会收到来自上一个进程的迟到的数据,但是这种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同时也是在理论上保证最后一个报文可靠到达(假设最后一个ACK丢失,那么服务器会再重发一个FIN。这时虽然客户端的进程不在了,但是TCP连接还在,仍然可以重LAST_ACK)。
关于CLOSE_WAIT ?
? ? ? ? 一般而言,对于服务器上出现大量的 CLOSE_WAIT 状态,原因就是服务器没有正确的关闭 socket,导致四次挥手没有正确完成。这是一个 BUG。只需要加上对应的 close 即可解决问题。
2.4 滑动窗口(效率机制)?
- 窗口大小指的是无需等待确认应答而可以继续发送数据的最大值。上图的窗口大小就是4000个字节(四个段)
- 发送前四个段的时候,不需要等待任何ACK,直接发送
- 收到第一个ACK后,滑动窗口向后移动,继续发送第五个段的数据,依次类推
- 操作系统内核为了维护这个滑动窗口,需要开辟发送缓冲区来记录当前还有哪些数据没有应答,只有确认应答过的数据,才能从缓冲区删掉
- 窗口越大,则网络的吞吐率就越高
?那么如果出现了丢包,如何进行重传?这里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一:数据包已经抵达,ACK被丢了。
这种情况下,部分ACK丢了并不要紧,因为可以通过后续的ACK进行确认。
情况二:数据包丢失
- ?当某一段报文段丢失之后,发送端会一直收到 1001 这样的ACK,就像是在提醒发送端 "我想要的是 1001" 一样
- 如果发送端主机连续三次收到了同样一个 "1001" 这样的应答,就会将对应的数据 1001 -2000 重新发送
- 这个时候接收端收到了 1001 之后,再次返回的ACK就是7001了(因为2001 - 7000)接收端其实之前就已经收到了,被放到了接收端操作系统内核的接收缓冲区中
这种机制被称为 "高速重发控制"(也叫 "快重传")。
2.5 流量控制(安全机制)?
- 接收端将自己可以接收的缓冲区大小放入 TCP 首部中的 "窗口大小" 字段,通过ACK端通知发送端,窗口大小字段越大,说明网络的吞吐量越高
- 接收端一旦发现自己的缓冲区快满了,就会将窗口大小设置成一个更小的值通知给发送端,发送端接受到这个窗口之后,就会减慢自己的发送速度
- 如果接收端缓冲区满了,就会将窗口置为0,这时发送方不再发送数据,但是需要定期发送一个窗口探测数据段,使接收端把窗口大小告诉发送端
实际上,TCP首部40字节选项中还包含了一个窗口扩大因子M,实际窗口大小是窗口字段的值左移 M 位。
?2.6 拥塞控制(安全机制)
?
- 此处引入一个概念程为拥塞窗口
- 发送开始的时候,定义拥塞窗口大小为1
- 每次收到一个ACK应答,拥塞窗口大小乘2
- 每次发送数据包的时候,将拥塞窗口和接收端主机反馈的窗口大小做比较,取较小的值作为实际发送的窗口
? ? ? ? 像上面这样的拥塞窗口增长速度,是指数级别的。"慢启动" 只是指初始时慢,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 为了不增长的那么快,因此不能使拥塞窗口单纯的加倍。此处引入一个叫做慢启动的阈值 ,当拥塞窗口超过这个阈值的时候,不再按照指数方式增长,而是按照线性方式增长。
- 当TCP开始启动的时候,慢启动阈值等于窗口最大值
- 在每次超时重发的时候,慢启动阈值会变成原来的一半,同时拥塞窗口置回1
?2.7 延时应答(效率机制)
? ? ? ? 假设接收端缓冲区为1M。一次收到了500K的数据,如果立刻应答,返回的窗口就是500K,但实际上可能处理端处理的速度很快,10ms之内就把500K数据从缓冲区消费掉了。在这种情况下,接收端处理还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即使窗口再放大一些,也能处理过来,如果接收端稍微等一会再应答,比如等待200ms再应答,那么这个时候返回的窗口大小就是1M。
- 数量限制:每隔N个包就应答一次
- 时间限制:超过最大延迟时间就应答一次
?具体的数量和超时时间,依操作系统不同也有差异,一般N取2,超时时间取200ms。
2.8 捎带应答(效率机制)?
三、粘包问题?
- 首先要明确,粘包问题中的 "包" ,是指的应用层的数据包。
- 在TCP的协议头中,没有如同UDP一样的 "报文长度" 这样的字段,但是有一个序号这样的字段。
- 站在传输层的角度,TCP是一个一个报文过来的,按照序号排好序放在缓冲区中。
- 站在应用层的角度,看到的只是一串连续的字节数据。
- 那么应用程序看到了这么一连串的字节数据,就不知道从哪个部分开始到哪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应用层数据包。
那么如何避免粘包问题呢?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明确两个包之间的边界。
- 对于定长的包,保证每次都按固定大小读取即可。
- 对于变长的包,可以在包头的位置,约定一个包总长度的字段,从而就知道了包的结束位置。
- 对于变长的包,还可以在包和包之间使用明确的分隔符(应用层协议,是程序猿自己来定的,只要保证分隔符不和正文冲突即可)。
?思考:对于UDP协议来说,是否也存在 "粘包问题" 呢?
- 对于UDP,如果还没有上层交付数据,UDP的报文长度仍然在。同时,UDP是一个一个把数据交付给应用层,有很明确的数据边界。
- 站在应用层的角度,使用UDP的时候,要么收到完整的UDP报文,要么不收,不会出现"半个"的情况。
四、TCP异常情况?
- 进程终止:进程终止会释放文件描述符,仍然可以发送FIN。和正常关闭没有什么区别。
- 机器重启:和进程终止的情况相同。
- 机器掉电/网线断开:接收端认为连接还在,一旦接收端无写入操作,就可以发现连接已经不在了,就会进行reset。即使没有写入操作,TCP自己也内置了一个保活定时器(心跳包),会定期询问对方是否还在。如果对方不在,也会把连接释放。
五、TCP小结
- 校验和
- 序列号(按序到达)
- 确认应答
- 超时重发
- 连接管理
- 流量控制
- 拥塞控制
提高性能:?
- 滑动窗口
- 快速重传
- 延迟应答
- 捎带应答
其他:
- 定时器(超时重传定时器,保活定时器,TIME_WAIT定时器等)?
🛩?🛩?🛩?今天分享的有点多了,但是确实是干货满满,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希望各位看官读完文章后,能够有所提升!
🎉🎉🎉创作不易,还希望各位大佬支持一下!
??????点赞,你的认可是我创作的动力!
???收藏,你的青睐是我努力的方向!
??????评论: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财富!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