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RPA增效提速,这4大风险需注意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实施RPA,将其看作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利器。如何顺利实施RPA并获得最佳效果?
RPA的应用案例,产品及服务遍布新零售、电商、物流、制造、医疗健康、基层政务、互联网教育、企业服务等行业,以及财税、人资、客服、采购、IT服务等十多个行业领域及门类。那么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风险呢?
01
更新系统风险
一般情况下,RPA机器人都能与企业现有系统和Web服务器协同工作,但当系统更新升级或发生异常时,可能会出现系统不兼容的情况,RPA难以在短时间内自动进行反应调整,导致造成错误或程序终止。
因此,在运行RPA时,使用者需要重视日志等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同时考虑备份系统,认真了解系统更新的方向,制作应急预案以确保正常工作的开展,避免因为RPA的运行停止造成业务中断。
此外,RPA软件更新通常包含已消除的错误和改进的安全补丁。延迟更新RPA系统会使解决方案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易攻击目标。因此,保持与最新的RPA软件版本同步有助于提升整体安全性,减轻已知的漏洞影响。
02
业务黑盒化风险
RPA导入应用以后,某些业务的流程就被封装到了RPA里,久而久之很多细节上的处理方法除了最初部署的业务人员,就只有RPA机器人知道。同时,当业务运行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原本部署业务的人员已经生疏而无法确知细节的情况。这就是业务的黑盒化。
作为虚拟员工,RPA所负责的业务流程从本质上说是由程序执行的,自动化处理和执行的每一个细节,肉眼无法看到,人工也较难控制某个具体时间点程序的执行情况。
黑盒化情况的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RPA的操作人员可能轮换或调离岗位,势必将给继任者带来困扰,当错误处理发生时,人工可能未发现故障导致错误持续。如果因为某些问题而导致误操作,有可能谁都无法察觉。
为了减少操作风险,在RPA设计之初,应尽量避免不稳定或易于变化的不良流程,选择相对标准化且稳定的场景,以确保自动化可以带来预期的好处。
03
信息安全风险
因采用外挂式的灵活部署方式,RPA的运行不会影响企业的现有信息系统,这使RPA在数据安全方面具有传统软件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
虽然RPA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但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错误使用、恶意访问而造成信息被人为泄露的安全风险。
为解决这一类问题,需要更新现有的安全策略以适应新的IT基础设施边界。为RPA制定明确且全面的安全指南,这些不仅应包括常规的数据保护措施,还应包括变更管理和培训策略。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能理解并遵守这些策略,定期对其进行更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04
机器人权限风险
部署阶段要考量:RPA作为“员工”能做些什么,做这些需要哪些最低权限,如何教他们处理业务。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限定可以使用机器人的人员及其应用范围
(2)设定机器人的业务权限
坚持最小权限原则,最小权限原则是IT管理人员常用的一种做法,以确保员工只获得满足工作职责所需的访问权限。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RPA系统,因为机器人会执行之前由人类完成的操作,如访问数据库、复制数据和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数据。因此,为机器人配置最低访问权限以完成任务至关重要。
此外,建议定期审计RPA机器人的活动访问权限,以清楚了解机器人可以访问哪些应用程序以及可以利用这些访问权限进行何种操作。这将有助于减少在网络攻击者控制机器人时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
另外,为降低机器人的开发成本,让一个机器人处理多项业务,则风险会更高。
例如,将机器人限定于只在A部门中处理业务,但又想用同一个机器人处理B部门的业务,就必须赋予机器人在A和B两个部门的权限。如此一来,机器人就拥有了跨部门的强大权限,而这是其他员工所没有的。
写在最后
相较传统自动化技术,RPA在现今业务场景的应用得益于它较短的开发周期和更便利简易的操作模式。在商业数字化和自动化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新风险也不容我们忽视,而RPA便捷、有效、多元化的处理模式,也不仅可以在基础业务流程中运用,应当开拓思维,将该技术扩展到网络安全领域的实践中。慎其隐患,扬其优势,才能更好地利用自动化技术帮助企业走上新的台阶。
文章信息来源:广州艾曦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