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理论】【《计算理论导引(原书第3版)》笔记】第〇章:绪论
第〇章:绪论
0.1|自动机、可计算性与复杂性
计算复杂性理论
- 某些问题很难计算,某些问题容易计算
可计算性理论
- 一些基本问题是不能用计算机解决的,例如确定一个数学命题是真或是假
自动机理论
- 自动机理论阐述了计算的数学模型的定义和性质
0.2|数学概念和术语
集合
- 如果集合要考虑元素出现的次数,则称作多重集合
关系
等价关系
- 一种特殊类型的二元关系,满足
3
3
3个条件
- R R R是自反的,即对每一个 x x x, x R x x R x xRx
- R R R是对称的,即对每一个 x x x和 y y y, x R y x R y xRy则 y R x y R x yRx
- R R R是传递的,即对每一个 x x x, y y y和 z z z, x R y x R y xRy, y R z y R z yRz则 x R z x R z xRz
图
简单路径
- 没有顶点重复的路径
连通图
- 每一对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路径的图
圈
- 一条起点和终点相同的路径
强连通图
- 每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都有一条有向路径的图
字符串和语言
字母表上的字符串
- 字母表中符号的有穷序列
空串
- 记为 ε \varepsilon ε
w w w的反转(倒序)
- 按照相反的顺序写 w w w所得到的字符串,记作 w R w^{R} wR
x x x和 y y y的连接
- 把 y y y附加在 x x x后面得到的字符串
字符串顺序
- 在字典序基础上将短的字符串排在长的字符串前面
语言
-
字符串的集合
-
无前缀语言:如果语言中任何一个成员都不是其他成员的真前缀,那么该语言是无前缀的
0.3|定义、定理和证明
定理
- 定理:被证明为真的数学命题
证明
P P P仅当 Q Q Q
- 若 P P P为真,则 Q Q Q为真
P P P当 Q Q Q
- 若 Q Q Q为真,则 P P P为真
0.4|证明的类型
构造性证明
示例
定理
- 如果图中每一个顶点的度数都为 k k k,则称这个图是 k k k正则的
- 对于每一个大于 2 2 2的偶数 n n n,存在一个有 n n n个顶点的 3 3 3正则图
证明
- 设 n n n是大于 2 2 2的偶数,现构造有 n n n个顶点的图 G = ( V , E ) G = (V , E) G=(V,E), G G G的顶点集为 V = { ? 0 , 1 , ? ? , n ? 1 ? } V = \set{0 , 1 , \cdots , n - 1} V={0,1,?,n?1},边集为 E = { ? { ? i , i + 1 ? } ∣ 0 ≤ i ≤ n ? 2 ? } ∪ { ? { ? n ? 1 , 0 ? } ? } ∪ { ? { ? i , i + n / 2 ? } ∣ 0 ≤ i ≤ n / 2 ? 1 ? } E = \set{\set{i , i + 1} \mid 0 \leq i \leq n - 2} \cup \set{\set{n - 1 , 0}} \cup \set{\set{i , i + n / 2} \mid 0 \leq i \leq n / 2 - 1} E={{i,i+1}∣0≤i≤n?2}∪{{n?1,0}}∪{{i,i+n/2}∣0≤i≤n/2?1}
反证法
- 假设定理为假,证明这个假设会导致一个明显的错误结论,故而相矛盾
示例
定理
- 2 \sqrt{2} 2?是无理数
证明
-
假设 2 \sqrt{2} 2?是有理数, 2 = m n \sqrt{2} = \cfrac{m}{n} 2?=nm?, m m m和 n n n都是整数且互质
-
n 2 = m n \sqrt{2} = m n2?=m
-
2 n 2 = m 2 2 n^{2} = m^{2} 2n2=m2,由于 m 2 m^{2} m2是整数 n 2 n^{2} n2的 2 2 2倍,故 m 2 m^{2} m2是偶数,所以 m m m是偶数,对于某个整数 k k k, m = 2 k m = 2k m=2k
-
2 n 2 = ( 2 k ) 2 = 4 k 2 2 n^{2} = (2k)^{2} = 4 k^{2} 2n2=(2k)2=4k2
-
n 2 = 2 k 2 n^{2} = 2 k^{2} n2=2k2,故 n 2 n^{2} n2是偶数,所以 n n n是偶数,于是 m m m和 n n n都是偶数,与 m m m和 n n n互质矛盾
-
所以 2 \sqrt{2} 2?是无理数
归纳法
示例
定理
- 设 P P P为贷款原始数额, I > 0 I > 0 I>0为贷款的年利率, I = 0.06 I = 0.06 I=0.06表示年利率为 6 % 6 \% 6%, Y Y Y为月付款数, M = 1 + I / 12 M = 1 + I / 12 M=1+I/12为月倍增系数, P t P_{t} Pt?为在 t t t个月后未偿还清的贷款余额,对于每一个 t ≥ 0 t \geq 0 t≥0, P t = P M t ? Y ( M t ? 1 M ? 1 ) P_{t} = P M^{t} - Y \left(\cfrac{M^{t} - 1}{M - 1}\right) Pt?=PMt?Y(M?1Mt?1?)
证明
- 归纳基础
- 当 t = 0 t = 0 t=0时, P 0 = P M 0 ? Y ( M 0 ? 1 M ? 1 ) = P P_{0} = P M^{0} - Y \left(\cfrac{M^{0} - 1}{M - 1}\right) = P P0?=PM0?Y(M?1M0?1?)=P,成立
- 归纳步骤
- 对于每一个 k ≥ 0 k \geq 0 k≥0,假设当 t = k t = k t=k时公式成立, P k = P M k ? Y ( M k ? 1 M ? 1 ) P_{k} = P M^{k} - Y \left(\cfrac{M^{k} - 1}{M - 1}\right) Pk?=PMk?Y(M?1Mk?1?)
- P k + 1 = P k M ? Y = [ P M k ? Y ( M k ? 1 M ? 1 ) ] M ? Y = P M k + 1 ? Y ( M k + 1 ? M M ? 1 ) ? Y ( M ? 1 M ? 1 ) = P M k + 1 ? Y ( M k + 1 ? 1 M ? 1 ) \begin{aligned} P_{k + 1} = P_{k} M - Y = \left[P M^{k} - Y \left(\cfrac{M^{k} - 1}{M - 1}\right)\right] M - Y &= P M^{k + 1} - Y \left(\cfrac{M^{k + 1} - M}{M - 1}\right) - Y \left(\cfrac{M - 1}{M - 1}\right) \\ &= P M^{k + 1} - Y \left(\cfrac{M^{k + 1} - 1}{M - 1}\right) \end{aligned} Pk+1?=Pk?M?Y=[PMk?Y(M?1Mk?1?)]M?Y?=PMk+1?Y(M?1Mk+1?M?)?Y(M?1M?1?)=PMk+1?Y(M?1Mk+1?1?)?
- 于是,当 t = k + 1 t = k + 1 t=k+1时公式成立
后继
【计算理论】【《计算理论导引(原书第3版)》笔记】第一章:正则语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