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码标准发展史:从H.261到AVS3的演进

2023-12-13 14:53:56

目录

1. 早期阶段:

1.1 H.261 (1988)

2. MPEG时代:

2.1 MPEG-1 (1993)

2.2 MPEG-2 (1995)

2.3 H.263 (1996)

2.4 MPEG-4 Part 2 (1999)

2.5 MPEG-4 AVC/H.264 (2003)

3. 现代编码标准:

3.1 H.265/HEVC (2013)

3.2 AV1 (2018)

4. 中国的视频编码标准:

4.1 AVS (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 (2002)

4.2 AVS2 (2011)

4.3 AVS3 (2020)

5. 未来趋势:


1. 早期阶段:

1.1 H.261 (1988)

  • 提出者: 国际电信联盟(ITU)
  •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视频通信,为视频会议奠定基础。
  • 特点: 采用块运动补偿和离散余弦变换(DCT)。

2. MPEG时代:

2.1 MPEG-1 (1993)

  • 提出者: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
  • 应用领域: 用于CD存储的视频。
  • 特点: 基于DCT,支持帧内和帧间压缩。

2.2 MPEG-2 (1995)

  • 提出者: MPEG
  • 应用领域: 广播电视和DVD。
  • 特点: 提高了编码效率和质量,引入了多个帧类型。

2.3 H.263 (1996)

  • 提出者: ITU
  • 应用领域: 专注于低比特率通信,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和互联网视频。

2.4 MPEG-4 Part 2 (1999)

  • 提出者: MPEG
  • 应用领域: 引入更高级的视频编码特性,如对象编码,动态视频功能。

2.5 MPEG-4 AVC/H.264 (2003)

  • 提出者: MPEG和ITU
  • 应用领域: 适用于蓝光光盘、数字电视和流媒体。
  • 特点: 提高了压缩效率,广泛应用于多媒体领域。

3. 现代编码标准:

3.1 H.265/HEVC (2013)

  • 提出者: ITU
  • 应用领域: 适用于4K视频和超高清电视。
  • 特点: 提高了压缩效率,支持更高的分辨率。

3.2 AV1 (2018)

  • 提出者: Alliance for Open Media(包括Google、Mozilla、微软等)
  • 应用领域: 开源性质使其在互联网视频中受到欢迎。
  • 特点: 旨在提供更高的压缩效率,适用于多种网络条件。

4. 中国的视频编码标准:

4.1 AVS (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 (2002)

  • 提出者: 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
  • 应用领域: 提供独立的音频和视频编码标准。

4.2 AVS2 (2011)

  • 提出者: 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
  • 应用领域: 提供更好的性能,支持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4.3 AVS3 (2020)

  • 提出者: 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
  • 应用领域: 针对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兴应用,提高了编码效率。

5. 未来趋势:

未来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更高效的压缩算法、更好的支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标准、对动态范围和广色域的更好支持,以及对网络条件变化更为适应的标准。视频编码标准将继续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969363/article/details/134960474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