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排序到冒泡、选择、插入排序,解决排序问题
Java学习+面试指南:https://javaxiaobear.cn
1、Comparable接口介绍
Comparable接口用于元素之间的比较
回顾:
1、需求
- 定义一个学生类Student,具有年龄age和姓名username两个属性,并通过Comparable接口提供比较规则;
- 定义测试类Test,在测试类Test中定义测试方法Comparable getMax(Comparable c1,Comparable c2)完成测试
-
Student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Student>{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final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Student{"); sb.append("name='").append(name).append('\''); sb.append(", age=").append(age); sb.append('}'); return sb.toString();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Student s){ return this.getAge() - s.getAge();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Compar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1.setName("lwh"); s1.setAge(18); Student s2 = new Student(); s1.setName("yhx"); s1.setAge(19); Comparable comparable = compareMax(s1, s2); System.out.println(comparable); } /** * 比较大小 * @param c1 * @param c2 * @return */ public static Comparable compareMax(Comparable c1,Comparable c2){ int i = c1.compareTo(c2); /** * i > 0,c1 > c2 * i == 0,c1 == c2 * i < 0,c1 < c2 */ if(i >= 0){ return c1; }else { return c2; } } }
2、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也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1、算法步骤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2、代码实现
/**
* 冒泡排序算法 比较并交换
* @param nums
* @return
*/
public int[] bubbleSort(int[] nums){
int n = nums.length;
for (int i = n - 1; i >= 0;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交换两个元素
if(nums[j] > nums[j+1]){
int temp = nums[j];
nums[j] = nums[j+1];
nums[j+1] = temp;
}
}
}
return nums;
}
3、时间复杂度分析
冒泡排序使用了双层for循环,其中内层循环的循环体是真正完成排序的代码。
元素的比较次数:(N-1)+(N-2)+(N-3)+…+2+1=((N-1)+1)(N-1)/2 = N2/2-N/2;*
元素的交换次数:(N-1)+(N-2)+(N-3)+…+2+1=((N-1)+1)(N-1)/2 = N2/2-N/2;*
总的执行次数:N^N - N
按照大O推导法则,保留函数中的最高阶项那么最终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2、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无论什么数据进去都是 O(n2) 的时间复杂度
1、算法步骤
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重复第二步,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2、代码实现
public int[] selectSort(int[] nums){
int n = nums.length;
//这里n-2是因为最后一次是跟自己比较
for (int i = 0; i <= n-2; i++) {
int index = i;
//每一次内层循环找到最小元素的下标,如果不与i相等,则交换元素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if(nums[index] > nums[j]){
index = j;
}
}
//交换元素
if(i != index){
int temp = nums[i];
nums[i] = nums[index];
nums[index] = temp;
}
}
return nums;
}
3、时间复杂度分析
选择排序使用了双层for循环,其中外层循环完成了数据交换,内层循环完成了数据比较
元素比较次数:(n-1)+(n-2)+……+1 =((n-1)+1)(n-1)/2 = n2/2 - n/2*
元素交换次数:(n-1)
总的执行次数: n2/2 - n/2 + (n-1) = n2/2 + n/2 -1
根据大O推导法则,保留最高阶项,去除常数因子,时间复杂度为O(n2)
3、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是一种最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一样,也有一种优化算法,叫做拆半插入。
插入排序的代码实现虽然没有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那么简单粗暴,但它的原理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因为只要打过扑克牌的人都应该能够秒懂。
1、算法步骤
- 把所有的元素分为两组,已经排序的和未排序的;
- 找到未排序的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向已经排序的组中进行插入;
- 倒叙遍历已经排序的元素,依次和待插入的元素进行比较,直到找到一个元素小于等于待插入元素,那么就把待插入元素放到这个位置,其他的元素向后移动一位;
2、代码实现
/**
* 插入排序
* @param nums
* @return
*/
public int[] insertSort(int[] nums){
int n = nums.length;
// 从下标为1的元素开始选择合适的位置插入,因为下标为0的只有一个元素,默认是有序的
for(int i=1;i < n;i++){
//当前元素为a[i],依次和i前面的元素比较,找到一个小于等于a[i]的元素
for (int j = i; j > 0; j--) {
//交换元素
if(nums[j] < nums[j-1]){
int temp = nums[j];
nums[j] = nums[ j-1];
nums[j-1] = temp;
}else {
break;
}
}
}
return nums;
}
3、时间复杂度分析
插入排序使用了双层for循环,其中内层循环的循环体是真正完成排序的代码
最坏的情况:就是原数组倒叙排列
比较的次数:(n-1)+(n-2)+……+1 =((n-1)+1)(n-1)/2 = n2/2 - n/2*
交换的次数:(n-1)+(n-2)+……+1 =((n-1)+1)(n-1)/2 = n2/2 - n/2*
总执行次数:n2 - n
按照大O推导法则,保留函数中的最高阶项那么最终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