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RAID配置及功能介绍
一、RAID磁盘阵列详解
1.RAID磁盘阵列介绍
-  ①是Redundant Array of l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  ②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  ③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  ④常用的RAID级别 
-  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等 
2.RAID 0
-  ①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 
-  ②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  ③RAID 0 最少需要两块磁盘。 
3.RAID1
-  ①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  ②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  ③RAID1 最少需要两块磁盘,安全性高,但是磁盘利用率很低 
4.RAID3
- ①假如有三块1T硬盘,其中一块硬盘用于校验数据,另外剩下两块组成RAID0模式,这样三块硬盘就能有2T空间
- ②提升了硬盘速度,也不会像 RAID0那么容易坏,而且专门有一块硬盘专门用于数据校验
- ③这种模式最少需要三块硬盘,最多只能允许一个硬盘损坏,但是如果这个数据校验盘坏了,数据就全部丢失了,这种模式用的也比较少
5.RAID5
-  ①N(N>=3)块盘组成阵列,一份数据产生N-1个条带,同时还有1份校验数据,共N份数据在N块盘上循环均衡存储。 
-  ②N块盘同时读写,读性能很高,但由于有校验机制的问题,写性能相对不高。 
-  ④可靠性高,允许坏1块盘,不影响所有数据。 
-  是由RAID3改进来的,但是RAID5模式是每块硬盘上分出一点空间来做数据校验,这样就不怕校验盘损坏了,相对与RAID3更安全一些 
6.RAID6
- 最少需要四块硬盘,优化了RAID5的校验方式,可以允许两块硬盘损坏
7.RAID 10
-  ①N(偶数,N>=4)块盘两两镜像后,再组合成一个RAID 0。 
-  ②N/2磁盘利用率。 
-  ③N/2块盘同时写入,N块盘同时读取。 
-  ④性能高,可靠性高。 
总结
- 如果只有两块硬盘建议组 RAID 1 ,三块硬盘建议组RAID 5 ,四块硬盘以上建议组RAID6
  
阵列卡介绍
-  ①阵列卡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 
-  ②通常是由I/O处理器、硬盘控制器、硬盘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 
-  ③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 
-  例如支持RAIDO、RAID1、RAID5、RAID10等。 
-  ④RAID卡的接口类型。 
-  IDE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和SAS接口。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