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刷题--- 第 N 个泰波那契数
2024-01-02 10:11:05
    		个人主页:元清加油_【C++】,【C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CSDN博客
个人专栏
力扣递归算法题
【C++】? ??
??????http://t.csdnimg.cn/6AbpV
数据结构与算法
前言:这个专栏主要讲述动态规划算法,所以下面题目主要也是这些算法做的 ?
我讲述题目会把讲解部分分为3个部分:
 1、题目解析
2、算法原理思路讲解
3、代码实现
第 N 个泰波那契数
题目链接:第 N 个泰波那契数
题目
泰波那契序列?Tn?定义如下:?
T0?= 0, T1?= 1, T2?= 1, 且在 n >= 0?的条件下 Tn+3?= Tn?+ Tn+1?+ Tn+2
给你整数?n,请返回第 n 个泰波那契数?Tn?的值。
示例 1:
输入:n = 4 输出:4 解释: T_3 = 0 + 1 + 1 = 2 T_4 = 1 + 1 + 2 = 4
示例 2:
输入:n = 25 输出:1389537
提示:
- 0 <= n <= 37
- 答案保证是一个 32 位整数,即?answer <= 2^31 - 1。
解法
题目解析
- T0?= 0, T1?= 1, T2?= 1, 且在 n >= 0?的条件下 Tn+3?= Tn?+ Tn+1?+ Tn+2。
- 给你整数?n,请返回第 n 个泰波那契数?Tn?的值。
算法原理讲解
我们这题使用动态规划,我们做这类题目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 状态显示
- 状态转移方程
- 初始化(防止填表时不越界)
- 填表顺序
- 返回值
1.状态表示
 
 ????????这道题可以【根据题?的要求】直接定义出状态表示:  
 
 
 ????????dp[i] 表示:第 i 个泰波那契数的值。  
 
 
2.状态转移方程
 
 ????????题?已经?常贴?的告诉我们了:  
 
 
  ????????dp[i] = dp[i - 1] + dp[i - 2] + dp[i - 3]  
 
 
  
 3.初始化
- 从我们的递推公式可以看出, dp[i] 在 i = 0 以及 i = 1 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进?推导的,因为 dp[-2] 或 dp[-1] 不是?个有效的数据。
- 因此我们需要在填表之前,将 0, 1, 2 位置的值初始化。题?中已经告诉我们 dp[0] = 0, dp[1] = dp[2] = 1 。
4.填表顺序
 
  ????????毫?疑问是「从左往右」。  
 
 
  
 5.返回值
 
  ????????应该返回 dp[n]  
  的值。 
 
 
  
 代码实现
-  时间复杂度:O(n)。 
-  空间复杂度:O(1)。 
一、使用一维数组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tribonacci(int n) 
    {
        if (n == 0 || n == 1) 
		    return n;
        vector<int> dp(n + 1);
        dp[0] = 0;
        dp[1] = 1;
        dp[2] = 1;
        for (int i = 3; i <= n; i++)
        {
            dp[i] = dp[i - 1] + dp[i - 2] + dp[i - 3];
        }
        return dp[n];
    }
};
二、使用滚动数组优化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tribonacci(int n) 
    {
        if (n == 0 || n == 1) 
		    return n;
        int p = 0, q = 0, r = 1, s = 1;
        for (int i = 3; i <= n; ++i) 
        {
            p = q;
            q = r;
            r = s;
            s = p + q + r;
        }
        return s;
    }
};

三、递归(超时)?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tribonacci(int n) 
    {
        if (n == 0 || n == 1) 
		    return n;
        if (n == 2)
            return 1;
        return tribonacci(n-1) + tribonacci(n-2) + tribonacci(n-3);
    }
};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74268082/article/details/135327933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