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数据序列
Python中的数据序列
一、作业回顾
1、求幸运数字6
幸运数字6(只要是6的倍数):输入任意数字,如数字8,生成nums列表,元素值为1~8,从中选取幸运数字移动到新列表lucky,打印nums与lucky。
# 第一步:定义二个空列表
nums = []
lucky = []
# 第二步:提示用户输入数字
num = int(input('请输入您要输入的数字:'))
# 第三步:生成nums列表(把1到num)所有的数据都追加到nums列表中
for i in range(1, num+1):
nums.append(i)
# 第四步:对nums进行遍历操作,获取幸运数字
for i in nums:
if i % 6 == 0:
# 幸运数字从nums中删除
nums.remove(i)
# 把幸运数字写入到lucky列表中
lucky.append(i)
# 第五步:打印nums和lucky
print(nums)
print(lucky)
2、把8名讲师随机分配到3个教室
列表嵌套:有3个教室[[],[],[]],8名讲师[‘A’,‘B’,‘C’,‘D’,‘E’,‘F’,‘G’,‘H’],将8名讲师随机分配到3个教室中。
分析:
思考1:我们第一间教室、第二间教室、第三间教室,怎么表示
rooms = [[],[],[]]
# 第一间教室
rooms[0]
# 第二间教室
rooms[1]
# 第三间教室
rooms[2]
思考2:我们如何一次从8名老师中,读出一个人
答:使用while或for进行遍历操作
思考3:我们如何在每次循环读取讲师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写入到某个教室?
rooms[0或1或2] = 读取的讲师信息
综合代码:
import random
# 1、定义3间教室以及8名讲师
rooms = [[], [], []]
teachers = ['A', 'B', 'C', 'D', 'E', 'F', 'G', 'H']
# 2、对所有的讲师进行遍历操作
for teacher in teachers:
# 3、生成随机数
index = random.randint(0, 2)
rooms[index].append(teacher)
# 3、输出每个教室的讲师信息
# print(rooms)
i = 1
for room in rooms:
print(f'第{
i}个教室中的讲师:{
room}')
i += 1
3、知识点补充
字符串:split()方法
作用:根据指定字符对字符串进行分割操作,其返回一个列表
fruit = 'apple-banana-orange'
print(fruit.split('-'))
字符串:join()方法
作用:和split()方法正好相反,其主要功能是把序列拼接为字符串
字符串.join(数据序列)
案例:把水果列表[‘apple’, ‘banana’, ‘orange’]拼接成’apple-banana-orange’
list1 = ['apple', 'banana', 'orange']
print('-'.join(list1))
二、元组的定义与使用
1、为什么需要元组
思考:如果想要存储多个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是不能修改的数据,怎么做?
答:列表?列表可以一次性存储多个数据,但是列表中的数据允许更改。
num_list = [10, 20, 30]
num_list[0] = 100
那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存储多个数据且数据不允许更改,应该怎么办呢?
答:使用元组,元组可以存储多个数据且元组内的数据是不能修改的。
2、元组的定义
元组特点:定义元组使用小括号,且使用逗号隔开各个数据,数据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
基本语法:
# 多个数据元组
tuple1 = (10, 20, 30)
# 单个数据元组
tuple2 = (10,)
注意:如果定义的元组只有一个数据,那么这个数据后面也要添加逗号,否则数据类型为唯一的这个数据的数据类型。
3、元组的相关操作方法
由于元组中的数据不允许直接修改,所以其操作方法大部分为查询方法。
编号 | 函数 | 作用 |
---|---|---|
1 | 元组[索引] | 根据索引下标查找元素 |
2 | index() | 查找某个数据,如果数据存在返回对应的下标,否则报错,语法和列表、字符串的index方法相同 |
3 | count() | 统计某个数据在当前元组出现的次数 |
4 | len() | 统计元组中数据的个数 |
案例1:访问元组中的某个元素
nums = (10, 20, 30)
print(nums[2])
案例2:查找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位置,存在则返回索引下标,不存在则直接报错
nums = (10, 20, 30)
print(nums.index(20))
案例3:统计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nums = (10, 20, 30, 50, 30)
print(nums.count(30))
案例4:len()方法主要就是求数据序列的长度,字符串、列表、元组
nums = (10, 20, 30, 50, 30)
print(len(nums))
三、字典——Python中的查询神器
1、为什么需要字典
思考1:比如我们要存储一个人的信息,姓名:Tom,年龄:20周岁,性别:男,如何快速存储。
person = ['Tom', '20', '男']
思考2:在日常生活中,姓名、年龄以及性别同属于一个人的基本特征。但是如果使用列表对其进行存储,则分散为3个元素,这显然不合逻辑。我们有没有办法,将其保存在同一个元素中,姓名、年龄以及性别都作为这个元素的3个属性。
答:使用Python中的字典
2、Python中字典(dict)的概念
特点:
① 符号为大括号(花括号) => {}
② 数据为键值对形式出现 => {key:value},key:键名,value:值,在同一个字典中,key必须是唯一(类似于索引下标)
③ 各个键值对之间用逗号隔开
定义:
# 有数据字典
dict1 = {
'name': 'Tom', 'age': 20, 'gender': '男'}
# 空字典
dict2 = {
}
dict3 = dict()
3、字典的增操作
基本语法:
字典名称[key] = value
注:如果key存在则修改这个key对应的值;如果key不存在则新增此键值对。
案例:定义一个空字典,然后添加name、age以及address这样的3个key
# 1、定义一个空字典
person = {
}
# 2、向字典中添加数据
person['name'] = '刘备'
person['age'] = 40
person['address'] = '蜀中'
# 3、使用print方法打印person字典
print(person)
注意:列表、字典为可变类型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