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

2023-12-27 22:45:55

目录

一、在linux中使用硬盘分三步

1、分区

2、文件系统(管理大小权限。日志恢复)

3、挂载(硬盘和系统文件做关联,使用文件夹=使用系统)

二、磁盘结构

三、MBR与GPT磁盘分区

1、分区的原因,为什么分区?

1.2分区的优点:

1.3分区的缺点:

1.4分区的类型:

2、MBR分区 (最多只能分4个区,只能对于小于2T的硬盘分区)

3、GPT分区(可以分128个分区,对2T以上的硬盘分区)

四、文件系统

五、磁盘分区相关命令

1、fdisk :查看或者管理磁盘分区(只能分2T以下的硬盘)

2、gdisk:对于2T以上的磁盘进行分区

3、parted:(即时生效,不推荐)

4、partprobe:分区没出来,用于刷新的

六、查看命令

1、lsblk:查看分区以及磁盘情况

2、blkid:查看uuid

3、df :查看挂载情况

七、磁盘分区实验

八、添加swap 交换分区

1、如何使用swap分区:

九、挂载,解挂载与永久挂载

1、mount:挂载

2、umount 解挂载

3、永久挂载

4、文件系统的修复


一、在linux中使用硬盘分三步

1、分区

2、文件系统(管理大小权限。日志恢复)

3、挂载(硬盘和系统文件做关联,使用文件夹=使用系统)

二、磁盘结构

  • 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 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磁盘
  • 接口类型: IDE、SATA、SCSI、SAS、光纤通道
  • 扇区一共有512个字节,储存最小单位,8个扇区组成一块,一块就是4kb

sda是第一块硬盘? ? ? s是硬盘接口? ? ? ?硬盘类型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d是磁盘,a代表了第一块磁盘

lsblk就是查看硬盘类型

lsblk? ?-d -o name,rota就是查看硬盘类型

scan就是扫描接口:alias 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三、MBR与GPT磁盘分区

1、分区的原因,为什么分区?

①方便读写功能

②实现磁盘的配额

③提高修复速度

④隔离系统和程序

⑤安装多个os

⑥采用不同的文件系统

1.2分区的优点:

①便于管理

②优化读写性能

1.3分区的缺点:

①一旦区分就无法修改大小

②只能使用连续的空间

③没有备份冗余功能

1.4分区的类型:

①主分区:可以直接使用,区号1-4

②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要在扩展的基础上再逻辑分区才可以

③逻辑分区:直接使用,但是必须依赖与扩展分区,分区号5+

2、MBR分区 (最多只能分4个区,只能对于小于2T的硬盘分区)

①MBR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处

②MBR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

③分区表有4个分区记录区,每个分区记录区占16个字节

④MBR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处

⑤MBR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

⑥分区表有4个分区记录区,每个分区记录区占16个字节

⑦扩展分区:是特殊的主分区。目的:是为了可分超过4个分区。

不可以直接使用,无论分多少多大,只显示1k,而且需要再次逻辑分区。

3、GPT分区(可以分128个分区,对2T以上的硬盘分区)

使用128位uid

四、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用来管理文件的程序(增删改查)权限大小 基本属性

XFS centos7? 默认的文件系统

ext4? centos6? 默认的问价系统

五、磁盘分区相关命令

1、fdisk :查看或者管理磁盘分区(只能分2T以下的硬盘)

格式:fdisk? ?/dev/sdb(硬盘名)

指令作用效果
n新建一个分区
d删除一个分区
t改变分区属性
w保存退出
q不保存退出
p打印查看当前分区列表
e新建一个扩展分区
l新建一个逻辑分区

2、gdisk:对于2T以上的磁盘进行分区

3、parted:(即时生效,不推荐)

4、partprobe:分区没出来,用于刷新的

六、查看命令

1、lsblk:查看分区以及磁盘情况

2、blkid:查看uuid

3、df :查看挂载情况

df -h显示人性化

七、磁盘分区实验

第一步,先在vm上面添加一块磁盘,在设备中找到硬盘,点击添加,然后一直下一步即可,然后点击确认然后退出。

第二步,然后打开x-shell然后连接vm虚拟机按照下图操作即可。

添加一块硬盘
vim ~/.bashrc           #永久别名编辑器,添加别名
alias 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scan                    #扫描新增硬盘

第三步创建主分区

fdisk  /dev/sdb                   #编辑管理硬盘sdb
n                                 #新建分区
回车                              #默认主分区
回车                              #默认分区号
回车                              #默认起始扇区
+5G                               #设置分区大小为5G
p                                 #打印查看
w                                 #保存退出
mkfs.xfs  /dev/sdb1               #格式化  建立文件系统
mount   /dev/sdb1 /mnt            #将sdb1挂载到/mnt目录下
lsblk                             #看分区情况
df -h                             #人性化看挂载情况

创建扩展分区:代码

fdisk  /dev/sdb                   #编辑管理硬盘sdb
n                                 #新建分区
e                                 #新建扩展分区
回车                               #默认分区号
回车                               #默认起始扇区
+10G                               #设置分区大小为10G
p                                  #打印查看
w                                  #保存退出
(也可以不保存,接着做逻辑)

创建逻辑分区:

fdisk  /dev/sdb                   #编辑管理硬盘sdb
n                                 #新建分区
l                                 #新建逻辑分区
回车                              #默认起始扇区
+5G                               #设置分区大小为5G
p                                 #打印查看
w                                 #保存退出
mkfs.xfs  /dev/sdb5               #格式化  建立文件系统
mount   /dev/sdb5 /opt            #将sdb5挂载到/opt目录下
lsblk                             #看分区情况
df -hT                            #人性化看挂载情况

创建分区格式化,建立文件系统可能遇到的问题!

显示:dev/sdb5: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解决方法:partprobe? ? ?刷新,重新读取分区信息

八、添加swap 交换分区

分区后改变id类型

t     #填写类型
2     #填写分区号
82    #填写交换分区的ID
p     #打印查看
w     #保存退出

格式化swa分区:

mkswap /dev/sdc2

开启swap分区:

free -h             
#查看当前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
 
swapon /dev/sdc2    
#开启swap分区
 
free -h             
#查看当前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并与之前作对比

关闭swap分区:

swapoff -a
#关闭所有swap分区

1、如何使用swap分区:

①先分区,分区完后修改类型(t)82

②格式化? ? mkswap? ?/dev/sda

③打卡swap设备:swapon? 设备

④关闭swap设备:swapoff? ?/dev/sda(只关闭设备)

swapoff -a? ?设备? ? 关闭全部

九、挂载,解挂载与永久挂载

1、mount:挂载

挂载文件系统,iso镜像到指定文件夹(将硬件设备与系统文件做关联)

格式:mount 存储设备? ?挂载点目录

mount -o -loop? iso镜像文件? ?挂载点目录

2、umount 解挂载

卸载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

格式:umount存储设备位置

umount? 挂载点目录

3、永久挂载

就是将挂载放到文件夹里

blkid              #查看UUID号
vim /etc/fstab     #永久挂载
 
UUID=?   /挂载的目录     文件格式    defaults 0  0
 
mount -a           #重新加载

4、文件系统的修复

fack?

badblock? /dev/sda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rmh0713/article/details/135246931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