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训练day02Leetcode977有序数组平方209长度最小的字数组59螺旋问题
今日学习的文章链接和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y1D7ep/?vd_source=8272bd48fee17396a4a1746c256ab0a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Z4y1q7XE/?vd_source=8272bd48fee17396a4a1746c256ab0ae
https://programmercarl.com/0059.%E8%9E%BA%E6%97%8B%E7%9F%A9%E9%98%B5II.html
977.有序数组的平方
给你一个按 非递减顺序 排序的整数数组 nums,返回 每个数字的平方 组成的新数组,要求也按 非递减顺序 排序。
示例 1:
输入:nums = [-4,-1,0,3,10]
输出:[0,1,9,16,100]
解释:平方后,数组变为 [16,1,0,9,100]
排序后,数组变为 [0,1,9,16,100]
示例 2:
输入:nums = [-7,-3,2,3,11]
输出:[4,9,9,49,121]
提示:
1 <= nums.length <= 104
-104 <= nums[i] <= 104
nums 已按 非递减顺序 排序
进阶:
请你设计时间复杂度为 O(n) 的算法解决本问题
自己看到题目的第一想法
直接将所有数字平方,再排一个序(快速排序)时间复杂度是O(nlogn),但是不满足要求
解题思路
暴力排序
最直观的想法,莫过于:每个数平方之后,排个序,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sortedSquares(vector<int>& A) {
for (int i = 0; i < A.size(); i++) {
A[i] *= A[i];
}
sort(A.begin(), A.end()); // 快速排序
return A;
}
};
在 C++ 中,sort(A.begin(), A.end());
这行代码使用的是标准库中的 std::sort
函数来对数组或向量 A
进行排序。std::sort
的实现并不是纯粹的快速排序(Quick Sort),而是一种结合多种排序算法的混合排序。
C++ 标准库中的 std::sort
通常实现为introsort,这是一种结合了快速排序、堆排序(Heapsort)和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的混合排序算法。Introsort 开始时使用快速排序,当递归深度过大时切换到堆排序,对较小的数组子集使用插入排序。这种混合方法旨在提供快速排序的高效性,同时避免其在最坏情况下的性能下降。
时间复杂度方面,std::sort
的平均和最佳情况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其中 n
是数组或向量 A
中元素的数量。而在最坏的情况下(例如,当快速排序的划分始终很不平衡时),introsort 由于切换到堆排序,保持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避免了快速排序最坏情况下的 O(n2) 时间复杂度。
因此,尽管 std::sort
在某些实现中起初使用快速排序,但它通过结合其他排序算法确保了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整体性能。
快速排序(Quick Sort)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由托尼·霍尔(Tony Hoare)在1960年代初期发明。它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策略进行排序,其基本思想是:
- 选择基准值(Pivot):从数组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
- 分区操作:重新排列数组,所有比基准值小的元素都移到基准值的前面,所有比基准值大的元素都移到基准值的后面。这个操作完成后,基准值所在的位置就是其最终位置。
- 递归排序子数组:递归地将小于基准值和大于基准值的子数组进行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的平均和最好情况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但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最坏情况通常发生在每次分区时,都得到了极不平衡的子数组。
快速排序的实现
以下是快速排序的一个基本实现示例(使用 C++):
#include <vector>
void quickSort(std::vector<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if (low < high) {
int pivot = partition(arr, low, high); // 执行分区操作
quickSort(arr, low, pivot - 1); // 递归排序左子数组
quickSort(arr, pivot + 1, high); // 递归排序右子数组
}
}
int partition(std::vector<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int pivot = arr[high]; // 选择最后一个元素作为基准
int i = low - 1;
for (int j = low; j < high; j++) {
if (arr[j] < pivot) {
i++;
std::swap(arr[i], arr[j]);
}
}
std::swap(arr[i + 1], arr[high]);
return i + 1;
}
int main() {
std::vector<int> array = {10, 7, 8, 9, 1, 5};
quickSort(array, 0, array.size() - 1);
//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
在这个实现中,partition
函数是核心,它负责对数组进行分区,并返回基准值的正确位置。quickSort
函数则递归地调用自身来对分区后的子数组进行排序。这个实现中使用了最后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但在实际应用中,选择不同的基准值策略(如随机选择、取中值等)可以帮助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算法的平均性能。
双指针法
数组其实是有序的, 只不过负数平方之后可能成为最大数了。
那么数组平方的最大值就在数组的两端,不是最左边就是最右边,不可能是中间。
此时可以考虑双指针法了,i指向起始位置,j指向终止位置。
定义一个新数组result,和A数组一样的大小,让k指向result数组终止位置。
如果A[i] * A[i] < A[j] * A[j] 那么result[k–] = A[j] * A[j]; 。
如果A[i] * A[i] >= A[j] * A[j] 那么result[k–] = A[i] * A[i]; 。
不难写出如下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sortedSquares(vector<int>& A) {
int k = A.size() - 1;
vector<int> result(A.size(), 0);
for (int i = 0, j = A.size() - 1; i <= j;) { // 注意这里要i <= j,因为最后要处理两个元素
if (A[i] * A[i] < A[j] * A[j]) {
result[k--] = A[j] * A[j];
j--;
}
else {
result[k--] = A[i] * A[i];
i++;
}
}
return result;
}
};
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n),相对于暴力排序的解法O(n + nlog n)还是提升不少的。
遇到的困难
vector<int> result(A.size(), 0);
我初始化定义的是
vector<int> result;
导致初始化报错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
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 是在 UNIX 或类 UNIX 系统中运行程序时可能遇到的错误消息,表示程序试图访问它无权访问的内存区域。这通常是由于以下几种常见原因之一造成的:
无效或未初始化的指针:试图解引用空指针(指向 NULL 或 nullptr 的指针)或未初始化的指针。
数组越界:访问数组或向量之外的内存,如访问数组的负索引或超过其大小的索引。
堆栈溢出:通常由于递归调用过深导致。
释放已释放的内存:试图释放已经释放的内存块,通常发生在使用 delete 或 free 时。
内存损坏:破坏内存管理结构,如通过指针写入越过分配给变量的内存。
在 C++ 中,vector<int> result(A.size(), 0);
这行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 result
的整数向量(std::vector<int>
),并具有特定的初始化特性。这行代码可以拆分为两部分来理解:
-
A.size()
: 这是获取另一个向量A
的大小(即它包含的元素数量)。 -
vector<int> result(..., 0)
: 这是创建一个整数向量result
。向量的大小被设置为与A
相同,而每个元素的初始值被设置为0
。
综合来看,这行代码的作用是创建一个大小等于向量 A
的新向量 result
,并将 result
中的每个元素初始化为 0
。例如,如果向量 A
包含 5 个元素,那么 result
将是一个包含 5 个元素的向量,每个元素都是 0
。这种初始化方法在需要一个与另一个向量大小相同、但所有元素都设定为特定值的新向量时非常有用。
209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给定一个含有 n 个正整数的数组和一个正整数 target 。
找出该数组中满足其总和大于等于 target 的长度最小的 连续子数组 [numsl, numsl+1, …, numsr-1, numsr] ,并返回其长度。如果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子数组,返回 0 。
示例 1:
输入:target = 7, nums = [2,3,1,2,4,3]
输出:2
解释:子数组 [4,3] 是该条件下的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示例 2:
输入:target = 4, nums = [1,4,4]
输出:1
示例 3:
输入:target = 11, nums = [1,1,1,1,1,1,1,1]
输出:0
提示:
1 <= target <= 109
1 <= nums.length <= 105
1 <= nums[i] <= 105
进阶:
如果你已经实现 O(n) 时间复杂度的解法, 请尝试设计一个 O(n log(n)) 时间复杂度的解法。
自己看到题目的第一想法
两个循环,一个控制起始位置,另一个控制终止位置
判断大于等于s的最小长度
解题思路
滑动窗口,类似于双指针,最重要的思路是如何移动起始位置
首先移动终止位置,当集合里的所有元素和target,开始移动起始位置
暴力解法
这道题目暴力解法当然是 两个for循环,然后不断的寻找符合条件的子序列,时间复杂度很明显是O(n^2)。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SubArrayLen(int s, vector<int>& nums) {
int result = INT32_MAX; // 最终的结果
int sum = 0; // 子序列的数值之和
int subLength = 0; // 子序列的长度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设置子序列起点为i
sum = 0;
for (int j = i; j < nums.size(); j++) { // 设置子序列终止位置为j
sum += nums[j];
if (sum >= s) { // 一旦发现子序列和超过了s,更新result
subLength = j - i + 1; // 取子序列的长度
result = result < subLength ? result : subLength;
break; // 因为我们是找符合条件最短的子序列,所以一旦符合条件就break
}
}
}
// 如果result没有被赋值的话,就返回0,说明没有符合条件的子序列
return result == INT32_MAX ? 0 : result;
}
};
时间复杂度:O(n^2)
空间复杂度:O(1)
后面力扣更新了数据,暴力解法已经超时了。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找出数组 nums
中长度最小的子数组,使得子数组中的元素之和至少为 target
。它使用了两层嵌套循环来实现这一目的。我们来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
外层循环:外层循环遍历整个数组,因此它的时间复杂度是 O(n),其中 n 是数组
nums
的长度。 -
内层循环:对于外层循环中的每个元素,内层循环从当前元素开始,一直遍历到数组的末尾。在最坏的情况下,内层循环对于每个外层的迭代也需要 O(n) 次迭代。
由于内层循环嵌套在外层循环内部,总的迭代次数大致是 n + (n-1) + (n-2) + … + 1,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其总和为 (\frac{n(n+1)}{2})。
因此,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即平方阶时间复杂度。
此外,空间复杂度为 O(1),因为除了给定的数组外,只使用了固定数量的额外空间(如 sum
、result
和 subL
变量)。
滑动窗口法
滑动窗口也可以理解为双指针法的一种!只不过这种解法更像是一个窗口的移动,所以叫做滑动窗口更适合一些。
在本题中实现滑动窗口,主要确定如下三点:
窗口内是什么?
如何移动窗口的起始位置?
如何移动窗口的结束位置?
窗口就是 满足其和 ≥ s 的长度最小的 连续 子数组。
窗口的起始位置如何移动:如果当前窗口的值大于s了,窗口就要向前移动了(也就是该缩小了)。
窗口的结束位置如何移动:窗口的结束位置就是遍历数组的指针,也就是for循环里的索引。
解题的关键在于 窗口的起始位置如何移动,如图所示:
可以发现滑动窗口的精妙之处在于根据当前子序列和大小的情况,不断调节子序列的起始位置。从而将O(n^2)暴力解法降为O(n)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SubArrayLen(int s, vector<int>& nums) {
int result = INT32_MAX;
int sum = 0; // 滑动窗口数值之和
int i = 0; // 滑动窗口起始位置
int subLength = 0; // 滑动窗口的长度
for (int j = 0; j < nums.size(); j++) {
sum += nums[j];
// 注意这里使用while,每次更新 i(起始位置),并不断比较子序列是否符合条件
while (sum >= s) {
subLength = (j - i + 1); // 取子序列的长度
result = result < subLength ? result : subLength;
sum -= nums[i++]; // 这里体现出滑动窗口的精髓之处,不断变更i(子序列的起始位置)
}
}
// 如果result没有被赋值的话,就返回0,说明没有符合条件的子序列
return result == INT32_MAX ? 0 : result;
}
};
这段代码是一个更高效的解法,用于找出数组 nums
中的最小长度子数组,其元素之和至少为 s
。这个解法使用了滑动窗口的方法。让我们分析它的时间复杂度:
-
外层循环:外层循环遍历整个数组一次。在每次迭代中,它将当前元素加到
sum
中。这个循环的时间复杂度是 O(n),其中 n 是数组nums
的长度。 -
内层循环(While循环):这个循环减小滑动窗口的大小,直到窗口内的元素和小于
s
。关键是,这个循环不是嵌套的。每个元素最多被加入和移出sum
一次。这意味着,尽管它在外层循环的内部,但是整个数组在整个算法过程中只被遍历了两次:一次是加入窗口(外层循环),另一次是离开窗口(内层循环)。因此,这个循环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n)。
由于内层循环和外层循环都是线性的,并且它们不是严格的嵌套关系(即,内层循环不会对于外层循环的每次迭代都执行n次),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这种滑动窗口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特别是对于长数组,因为它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计算,每个元素只被处理一次。
至于空间复杂度,它是 O(1),因为算法的空间消耗不随输入数组 nums
的大小而变化,只使用了固定数量的额外空间(如 sum
、result
、i
和 subLength
变量)。
59 螺旋矩阵
给你一个正整数 n ,生成一个包含 1 到 n2 所有元素,且元素按顺时针顺序螺旋排列的 n x n 正方形矩阵 matrix 。
示例 1:
输入:n = 3
输出:[[1,2,3],[8,9,4],[7,6,5]]
示例 2:
输入:n = 1
输出:[[1]]
提示:
1 <= n <= 20
我的想法
脑袋空空
题目解析
循环不变量,确定区间规则
day01 中二分法一定要坚持循环不变量原则
模拟顺时针画矩阵的过程:
填充上行从左到右
填充右列从上到下
填充下行从右到左
填充左列从下到上
由外向内一圈一圈这么画下去。
可以发现这里的边界条件非常多,在一个循环中,如此多的边界条件,如果不按照固定规则来遍历,那就是一进循环深似海,从此offer是路人。
这里一圈下来,我们要画每四条边,这四条边怎么画,每画一条边都要坚持一致的左闭右开,或者左开右闭的原则,这样这一圈才能按照统一的规则画下来。
每一个拐角处的处理规则,拐角处让给新的一条边来继续画。
因为我是先在空白cpp上编写,就涉及到遍历二维vector,下面对几种遍历方法做一个记录。
在 C++ 中遍历一个二维 vector
(即 vector
的 vector
)可以通过两层嵌套循环完成。这里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过程:
1. 使用传统的索引循环: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std::vector<int>> vec2d = {{1, 2, 3}, {4, 5, 6}, {7, 8, 9}};
for (size_t i = 0; i < vec2d.size(); ++i) {
for (size_t j = 0; j < vec2d[i].size(); ++j) {
std::cout << vec2d[i][j] << ' ';
}
std::cout << std::endl;
}
return 0;
}
2. 使用范围基于的 for
循环(C++11 及以后):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std::vector<int>> vec2d = {{1, 2, 3}, {4, 5, 6}, {7, 8, 9}};
for (const auto& row : vec2d) {
for (int elem : row) {
std::cout << elem << ' ';
}
std::cout << std::endl;
}
return 0;
}
3. 使用迭代器: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std::vector<int>> vec2d = {{1, 2, 3}, {4, 5, 6}, {7, 8, 9}};
for (auto it = vec2d.begin(); it != vec2d.end(); ++it) {
for (auto jt = it->begin(); jt != it->end(); ++jt) {
std::cout << *jt << ' ';
}
std::cout << std::endl;
}
return 0;
}
在所有这些方法中,外层循环遍历二维向量的每一行(或子向量),而内层循环遍历该行(子向量)中的每个元素。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您的用例的方法。范围基于的 for
循环(自 C++11 起)因其简洁性和清晰性而特别受欢迎。
整体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generateMatrix(int n) {
vector<vector<int>> res(n, vector<int>(n, 0)); // 使用vector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int startx = 0, starty = 0; // 定义每循环一个圈的起始位置
int loop = n / 2; // 每个圈循环几次,例如n为奇数3,那么loop = 1 只是循环一圈,矩阵中间的值需要单独处理
int mid = n / 2; // 矩阵中间的位置,例如:n为3, 中间的位置就是(1,1),n为5,中间位置为(2, 2)
int count = 1; // 用来给矩阵中每一个空格赋值
int offset = 1; // 需要控制每一条边遍历的长度,每次循环右边界收缩一位
int i,j;
while (loop --) {
i = startx;
j = starty;
// 下面开始的四个for就是模拟转了一圈
// 模拟填充上行从左到右(左闭右开)
for (j = starty; j < n - offset; j++) {
res[startx][j] = count++;
}
// 模拟填充右列从上到下(左闭右开)
for (i = startx; i < n - offset; i++) {
res[i][j] = count++;
}
// 模拟填充下行从右到左(左闭右开)
for (; j > starty; j--) {
res[i][j] = count++;
}
// 模拟填充左列从下到上(左闭右开)
for (; i > startx; i--) {
res[i][j] = count++;
}
// 第二圈开始的时候,起始位置要各自加1, 例如:第一圈起始位置是(0, 0),第二圈起始位置是(1, 1)
startx++;
starty++;
// offset 控制每一圈里每一条边遍历的长度
offset += 1;
}
// 如果n为奇数的话,需要单独给矩阵最中间的位置赋值
if (n % 2) {
res[mid][mid] = count;
}
return res;
}
};
时间复杂度 O(n^2): 模拟遍历二维矩阵的时间
空间复杂度 O(1)
要分析这个 generateMatrix
函数的时间复杂度,我们需要考虑循环的次数和每次循环内发生的操作。
该函数生成一个 n x n
的螺旋矩阵。主循环(while
循环)的次数由 loop
变量控制,它是 n / 2
。在每次循环中,有四个 for
循环,分别填充矩阵的上边、右边、下边和左边。每个 for
循环遍历的长度随着循环的进行逐渐减少,但总的来说,每个循环都会访问 n
个元素,因为矩阵的每一边长度都是 n
(减去逐渐增加的 offset
)。
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估计这个函数的时间复杂度:
-
每次主循环中,四个
for
循环总共访问接近4n
个元素(因为每条边大约有n
个元素)。 -
主循环执行
n / 2
次。
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大致是 O(4n * n/2)
,即 O(2n^2)
。在大 O 记号中,常数因子是不考虑的,所以最终的时间复杂度是 O(n^2)
。
这意味着,该函数的时间复杂度与矩阵中元素的总数成平方关系,这对于这类问题来说是相当高效的,因为你必须至少访问一次矩阵中的每个元素。
遇到的问题
我在自己写的过程中,在for循环里面写上了int,导致i和j重新初始化,无法完成循环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