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通货膨胀
目录
通货紧缩
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学概念,是由货币供给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给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现象。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按照指标数值划分,可分为相对通货紧缩和绝对通货紧缩;按照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划分,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按供求量来划分,则可分为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和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经济学者主要通常将通货紧缩归纳为4种类型:1、欧文·费雪提出的债务性通缩;2、货币主义者认为的货币供给性通缩;3、本·伯南克提出的信贷性通缩;4、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陷阱和有效需求不足。?
历史上,美国曾发生过几次典型的通货紧缩,对经济影响程度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在此期间,美国物价下降了227%,货币数量年均遗减10%,银行数目减少了4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通货紧缩和经济下行日益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新问题,通货紧缩对经济生活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
通货膨胀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
通胀和一般物价上涨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因为供求失衡而造成物价上涨,其上涨是局部、暂时、可逆的,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其国内主要商品物价上涨是普遍的、持续的、不可逆的。
产生通胀的原因: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认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认为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综观不同的经济学派理论货币扩张是否带来通胀,主要看货币的创造模式,财政投放货币一般会推升通胀,而私人部门信贷投放货币一般会推升资产价格 。1930至1980年,美国广义货币与通胀水平同时增长,广义货币平均增速为6.9%,通胀平均值为3.2%。1981至2019年,美国广义货币保持增长,但是通胀水平下行,广义货币平均增速为6.0%,通胀平均值为2.8%。
通胀始终受到宏观政策研究、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在对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的分析体系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货币政策的走向也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