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OSI参考模型(二)
一、应用层
1、定义: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2、用户与网络的界面,也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3、典型应用层服务:
????????1.文件传输(FTP)
????????2.电子邮件(SMTP)
????????3.万维网(HTTP)
????????......
二、表示层
1、定义: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两台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递的过程)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处理)。
2、功能:
1.数据格式变换(相当于翻译官)。
????????比特流01010转换为别的数据格式
2.数据加密解密。
? ? ? ? 如微信支付密码。
3.数据压缩和恢复。
? ? ? ? 文件压缩、解压缩。
? ? ? ? 表示层协议JPEG、ASCII。
三、会话层
1、定义: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
2、建立同步(SYN)
????????终端同时访问两个网页,一个百度,一个看电影,电影快进不会影响其它窗口内容,说明建立的会话之间是独立不影响的。
????????1.功能: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2.使用校验点可以使会话在通信失败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适用于传输大文件,下载关闭后,下次打开还是从上次暂停的地方继续下载)
????????3.协议:ADSP、ASP。
四、传输层
1、定义:主要负责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上四层只管目标主机,不管细节所以是端到端。
????????下面三层要知道去哪,下一步干什么,所以是点到点。
1、功能:
????????1.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1)可靠传输:报文段切成一段一段放到链路上进行传输,传输到接收端,每一个接收端返回确认信息,发送端收到确认信息后才能继续发送,若收不到继续发送刚刚的报文段,直到收到确认信息后才继续发送新的报文段。
????????(2)不可靠传输:不需要确认机制,直接发送(发送很小的文件)。
2.差错控制。
????????例如:传送的报文段失序,传输层负责纠正这个错误。
3.流量控制。
????????接收方来不及接收,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减缓速度。
4.复用分用。
????????1.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
????????2.分用: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例如:程序打开之后变成进程,每一个进程都会分配一个端口号来标识它,发送消息以报文段的形式在链路上进行传输,每一个包含qq程序的报文段都会带一个信息告诉qq程序的端口号是几。因此有了端口号才能保证接收到一些列复杂的数据走到各自对应的程序。
? ? ? ? 3.协议:TCP、UDP。
五、网络层
1、定义: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上网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网络传输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
????????数据报过长时网络层对其进行切割,切割成一个一个小的分组,再放到链路上进行传递,这样使传输过程灵活,损失更小。
????????重要功能:可以网际互连,实现不同主机联通通信。
2、功能:
????????1.路由控制(最佳路径)
? ? ? ? 根据实际网络情况,经过路由算法计算,选出最佳路径(最合适的路由方式)使得分组从发送端正确顺利到达接收端。
????????2.流量控制(发送端速度控制)
????????3.差错控制
? ? ? ? 通信两节点之间约定一些特定的规则,接收方会根据规则检测收到的分组是否有错,若有错,则能纠错纠错,不能纠错就将该分组扔掉,确保上一层“传输层所提交的数据都是没有问题的
????????4.拥塞控制
? ? ? ? 宏观上控制整体速度。
? ? ? ? 若所有结点都来不接接收分组,而要丢到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缓解这种拥塞。?
3、主要协议:IP、IPX、ICMP、IGMP、ARP、RARP、OSPF。
六、数据链路层
1、定义:主要任务是把网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
2、功能:
????????1.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 ? ? ? 数据报组装成帧之后会形成一个比较长的比特流序列,需要定义哪里是这个帧的开始开始,哪里是帧的结束。......010010101......,定义好之后才能在接收端收到一个帧的时候提取出帧的部分,数据的部分,进而上交给网络层实现下一步的解封装。
????????2.差错控制(帧错+位错)
? ? ? ? 发现错误后,数据链路层会简单的丢弃差错的帧,以免继续在这个网络下传输浪费资源,如需纠错就可用一些可靠纠错协议来纠错。
????????3.流量控制
? ? ? ? 传输层和网络层都有,如果接收方的缓存不够用了,再发来的数据会丢弃,这是会告诉发送方慢点传输数据。
????????4.方位(接入)控制
? ? ? ? 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由一个特殊子层,介质传输子层专门处理控制这个问题。
3、主要协议:SDLC、HDLC、PPP、STP。
七、物理层
????????比特流转变为电信号放到链路上进行传输,不需要对数据进行改动,也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切割。
????????1.定义: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 ? ? ? 2.传输单位:比特。
? ? ? ? 3.透明传输: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4、功能
? ? ? ? 1.定义接口特性
? ? ? ? 2.定义传输模式:单工(通信时同一时间两个人只能有一个进行发送,另一个人一直在接收,发送端可接收端都已完全确定好了)、半双工(介于单工和双工之间,两端都可作为发送方或接收方,但是通信时同一时间两个人只能有一个进行发送,另一个人一直在接收)、双工(可以双向同时说话,像电话)。
? ? ? ? 3.定义传输速率。
? ? ? ? 4.比特同步(发送1,接收1)。
? ? ? ? 5.比特编码。
5、主要协议:Rj45、802.3。
八、总结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的编程经验分享网邮箱:veading@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