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设计模式

2023-12-16 09:47:38

设计模式是面对各种问题进行提炼和抽象而形成代码实现方式。这些设计方案是前人不断试验,考虑了封装性、复用性、效率、可修改、可移植等各种因素的高度总结。和JAVA类型,py也有23种设计模型,这些设计模式可分为3大类,分别是创建型、结构型、行为型。

创建型模式

分类

  • 单例模式
  • 简单工作模型
  • 抽象工作模式
  • 工作模型
  • 建造者模式
  • 原型模式

其中属单例模式很是常用。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指: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具体到此例中,总线对象,就是一个单例,它仅有一个实例,各个线程对总线的访问只有一个全局访问点,即唯一的实例。

使用方式:直接由import导入的包为单例模式

import ... #即为单实例模式,导入多次也被当成一次使用

原理:利用类属性不会随实例变化而变化,实现多个实例共享(moonstate)一个属性。 代码如下:

class MyClass:
    __class_variable = None

    def __init__(self, var):
        self.get_variable = var

    @property
    def get_variable(self):
        return self.__class_variable

    @get_variable.setter
    def get_variable(self, var):
        self.__class__.__class_variable = var

    def display(self):
        return self.get_variable


C1 = MyClass(1)
C2 = MyClass(2)

类属性赋值:
C2 = get_variable = ...

# C1与C2的get_variable 的值永远会相同
print(C1.get_varible)
print(C1.display()) 

应用举例

  • 生成全局唯一的序列号;
  • 访问全局复用的唯一资源,如磁盘、总线等;
  • 单个对象占用的资源过多,如数据库等;
  • 统全局统一管理,如Windows下的Task Manager;
  • 网站计数器

单例模式的缺点

  • 单例模式的扩展是比较困难的
  • 赋予了单例以太多的职责,某种程度上违反单一职责原则
  • 单例模式是并发协作软件模块中需要最先完成的,因而其不利于测试;
  • 单例模式在某种情况下会导致“资源瓶颈”

结构型模式

分类

  • 代理模式
  • 装饰器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门面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 桥梁模式

最实用的是适配模式,通常用来解决兼容问题

适配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另一种接口,以便系统间的协同工作。其主要功能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种接口,以满足系统间接口的兼容性需求。

原理:配器模式主要由适配器、待适配接口和目标接口三个部分组成。

  • 适配器:通过继承或组合待适配接口,实现目标接口,使得待适配接口可以转换为目标接口。
  • 待适配接口:需要被转换的原始接口。
  • 目标接口:系统期望的兼容接口,适配器将待适配接口转换为目标接口,以满足系统间接口的兼容性需求。

#  定义接口
class PaymentInterface:
    def pay(self, amount):
        pass
        
        
class Alipay:
    def do_pay(self, amount):
        print(f"使用支付宝支付了{amount}元")
 
class WeChatPay:
    def make_payment(self, amount):
        print(f"使用微信支付了{amount}元")
 
 
# 适配器类实现支付接口,并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接口适配到支付接口上
class PaymentAdapter(PaymentInterface):
    def __init__(self, payment):
        self.payment = payment
 
    def pay(self, amount):
        if isinstance(self.payment, Alipay):
            self.payment.do_pay(amount)
        elif isinstance(self.payment, WeChatPay):
            self.payment.make_payment(amount)

适用场景:

  1. 系统需要与现有的代码或第三方库进行交互,但它们的接口与系统的要求不符。
  2. 系统需要将同一接口的多个实现进行统一,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优点:

  1. 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使得系统具备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2. 增强了系统的兼容性,使得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合作无间,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
  3. 降低了系统耦合度,减少了系统间的依赖关系。

缺点:

  1. 适配器模式增加了代码的复杂度,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
  2. 在适配器模式中,适配器本身会成为系统的一个单点故障。

行为模式

分类

  • 策略模式
  • 责任链模式
  • 命令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模板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解释器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状态模式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许多个对象以链式的形式依次处理请求,直到请求被处理或者无处理对象为止。责任链模式由多个处理器组成,每个处理器都可以处理一种请求。如果当前处理器无法处理请求,它将把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器,直到请求被处理或者没有处理器可以处理为止。

案例?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现在需要实现一个购物车功能。当用户添加商品到购物车中时,需要进行以下验证:

  • 商品是否存在
  • 商品库存是否充足
  • 商品是否已经下架

使用举例:

class Handler:
    def __init__(self, successor=None):
        self.successor = successor

    def handle_request(self, request):
        if self.successor is not None:
            return self.successor.handle_request(request)

class ConcreteHandlerA(Handler):
    def handle_request(self, request):
        if request == 'A':
            print('ConcreteHandlerA: Handling request.')
        else:
            super().handle_request(request)

class ConcreteHandlerB(Handler):
    def handle_request(self, request):
        if request == 'B':
            print('ConcreteHandlerB: Handling request.')
        else:
            super().handle_request(request)

class ConcreteHandlerC(Handler):
    def handle_request(self, request):
        if request == 'C':
            print('ConcreteHandlerC: Handling request.')
        else:
            super().handle_request(request)

handler_a = ConcreteHandlerA()
handler_b = ConcreteHandlerB(handler_a)
handler_c = ConcreteHandlerC(handler_b)

handler_c.handle_request('A')
handler_c.handle_request('B')
handler_c.handle_request('C')
handler_c.handle_request('D')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抽象处理者 Handler,它定义了一个接口 handle_request(),用于处理请求,并维护一个对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然后,我们定义了三个具体处理者 ConcreteHandlerA、ConcreteHandlerB 和 ConcreteHandlerC,它们实现了抽象处理者定义的接口,并具体地处理请求。如果它们不能处理请求,则将请求转发给下一个处理者。

使用场景
多个对象需要处理同一种请求,但处理的顺序和方式不同。例如,一个在线商店需要对订单进行风险评估,评估过程包括多个步骤,如检查订单是否来自欺诈用户、检查收货地址是否存在风险等。每个步骤可以使用一个处理器来处理,这些处理器可以组成一个责任链,对订单进行逐步风险评估。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ringnian/article/details/135028536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